李楷洛是契丹贵族,出生于东北的营州。
其祖父李令节在太宗北征高句丽时期投靠唐军,累功被封为左威卫大将军、幽州经略使,赐“李”
姓。
从此以后,这支昔日的契丹贵族,摇身一变成了大唐国姓。
李楷洛的父亲在武则天时期被册封为檀州刺史,后来调到京城担任九卿之一的鸿胪卿,年幼的李楷洛从小在洛阳长大。
武则天后期,东北地区征战频繁,李楷洛继承祖业,随军出征。
因为作战勇敢,累迁左卫中郎将、河朔节度副使、右羽林军大将军,逐渐成长为大唐王朝的高级武将。
到了李隆基时期,李楷洛凭借河源之战击败吐蕃的表现,获封蓟国公,改任左骁卫大将军。
但在几年后,因为冷陉之战的失败,李楷洛被调回长安坐起了冷板凳,眼睁睁的看着昔日的同僚张守珪、盖嘉运驰骋边关,年轻的王忠嗣、郭子仪等人迅速崛起。
李琦登基之后对李楷洛大力拉拢,他便很快倒向新皇帝,并追随苏庆节出征萧关,在麾下担任中郎将的李光弼也随军出征。
在场众人,包括李光弼自己都没有想到,如果不是因为李瑛的穿越,他将会在安史之乱中大放异彩,建立超过祖辈的功勋。
因为平定安史之乱,李光弼成为了与郭子仪齐名的中唐名将,被当朝推为“中兴第一名将”
,绘画像立于凌烟阁,受封为临淮郡王。
当然,此刻的李光弼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中郎将,像他这种官职在场的至少还有二十多人。
“呵呵……贤侄有什么好的建议?”
苏庆节与李楷洛平辈,关系也不错,闻言和颜悦色的望向李光弼。
李光弼拱手道:“五年之前,末将曾经在萧关戌守过一段时间,知道萧关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地势平坦之处。若是挑选一支精兵由此上山,悄悄摸进关内,配合大军攻城,定然能够一举收复。”
“好!”
苏庆节大喜,召唤部将罗泰出列,叮嘱道:“你与李光弼各选三千精兵,于今夜偷袭萧关。待看到关上火起,本王亲自率大军强攻,里应外合,争取一举破关!”
李光弼与罗泰领了将令,各自点兵而去,其他人则做好了夜袭准备。
趁着傍晚时分,李光弼带着罗泰,轻装简从,悄悄查看地形。
萧关位于李瑛穿越之前的陕甘宁三省交界之处,据六盘山峡谷而建,位置险要,易守难攻。
落日的余晖洒在白雪皑皑的山峰上,显得熠熠生辉,犹如佛光普照,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却已经在此拉开帷幕。
“就是这里!”
李光弼马鞭朝一处比较平缓的山坡指了指,对罗泰说道,“罗将军从此处登山,我从左侧登山,一起悄悄摸向萧关。”
两人观察好了地形,拨马返回大营。
天黑之后,两人各自引兵三千,悄悄出了大营,冒着凛冽的寒风,摸向这两处山坡。
李光弼引兵到了山坡下面并没有急着攀登,而是派遣了十余名斥候提前探路,在确定了没有埋伏之后再上山。
另外一侧的罗泰为了抢头功,催促麾下将士全力登山,力争抢在李光弼前面踏上萧关的城墙。
“杀!”
这支京军攀爬了一个时辰之后,地形愈发险峻,头顶突然伏兵四起,乱箭齐发,巨石滚滚而下。
正攀爬在半山腰的京军进退失据,死伤无数,在前面开路的罗泰被落石砸中,当场殒命。
在折损了一千余人之后,副将率部仓皇撤退,丢盔弃甲的撤下了山坡。
相隔二十里的李光弼派出的斥候不见归来,心知不妙,不敢贸然登山,又派出了第二批斥候继续探路。
就在这时候,东面的山坡上杀声四起,火光闪烁,李光弼知道中了埋伏,当即引兵撤退。
在中路大营坐镇的苏庆节、李楷洛等人看到山上起火,就知道李光弼的计划失败了,气的扼腕叹息,遗憾不已。